【校友风采】打好知识基础 抓住时代机遇 ——记1985届材料腐蚀与防护专业毕业生孙善福
孙善福,1985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化工系的材料腐蚀与防护专业,现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商飞)科技委常委。身材挺拔,容貌精神清爽,一举一动都显得十分干练,是孙善福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他是“上海市质量金奖”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公司质量文化核心理念的设计者、提炼者、传播者、践行者,深受商飞人的关注和敬重。
2022年的春节之前,我们有幸与孙善福进行了一次长谈。初次见面,孙善福很热情、亲切,就像一个长辈一样和我们促膝长谈,回忆他在母校的岁月和工作历程。
埋下梦想种子 努力学习获成功
当谈及母校时,孙善福显得很兴奋。我们问起孙善福当初为何选择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时,他说在他们那个年代选择学校是有一定偶然性的,他是因为母校老师到学校招生才与母校结缘的,但从此以后对航空事业的热爱随着年龄只增未减。谈到第一次来到母校的感受时,孙善福更是连说太深刻了。那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带着大包小包坐火车的旅途更是历历在目。孙善福说:“尽管20世纪80年代,没有现在那么发达,但现在越回想越觉得四年大学生活对自己影响很大。”
孙善福回忆说,在上学的时候自己最不喜欢上制图课,因为自己学的不是很好,其他的课都非常喜欢,印象最深刻的是电化学,“好难学,老师是湖南人,说话有口音,第一次考试我们班几乎全都不及格,我是勉强及格,不过到后来我觉得学的还不错。”他笑着说道。
孙善福所在班级的集体氛围活跃,同学和老师都带给他很多美好的回忆,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指导张润保老师和他的夫人杨曼明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孙善福为因疫情而接连取消的毕业35周年和进校40周年聚会深感可惜,他说虽然2011年去了新校区,但他和校友们还是对上海路的老校区有很深的感情。
孙善福说大学期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之后到工厂实习更是夯实了专业基础,这使得他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得心应手处理各种问题。孙善福告诉我们这段经历时,眼中的光芒还在闪烁,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岁月。
坚定理想信念 学以致用创佳绩
每每回想起大学时光,孙善福说那是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的时间段,同学之间的友情非常单纯,伙伴们之间的交往也很朴素。“不像现在,信息狂轰乱炸,有来自多方面的影响。那个时候我们没有网络,在学校就是学习,钻研知识。”
孙善福自毕业以后,在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飞)从事了20余年的技术与质量方面的工作,历任制造工程部工艺员、部门主任、总冶金师、分管质量工作的副厂长等职务。在与麦道、波音、空客等国外先进航空企业的项目合作过程中,他时刻注重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学习,并吸收运用到内部的岗位工作中,持续改进,勇于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同时,他也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入生产一线现场指导,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并在工作中不断历练、不断成长。
国产民机项目ARJ21-700飞机进入研制后,孙善福兼任了项目的总质量师,历经了从型号研制到取证、批生产交付的全过程,对于项目的成功他功不可没,还获得了中国商飞新支线飞机首飞一等功。
中国商飞公司作为一家新成立的民机制造企业,对比先进航空制造公司的质量管理和全球范围内航空行业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公司的质量管理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孙善福始终以“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促发展、以质量保成功”的指导思想引领自己及整个工作团队稳步前行。他组织建立了覆盖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试验试飞、供应链管理到客户服务各环节的质量保证体系,成功获得了适航当局对ARJ21项目预投产的批准,并为2017年获得批生产批准奠定了坚实基础。
ARJ21-700飞机试飞期间,为更好地统筹现场质量工作,及时协调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孙善福每年都将大量的工作时间安排在西安阎良、乌鲁木齐等一线试飞现场,克服种种困难与不便,主持开展一系列精心策划、组织严密的质量活动。针对试飞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故障,他严格管理,并运用自己多年来在技术上的积累,指导各专业深入开展根本原因分析,确保问题归零,为保障试飞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质量、奉献质量、享受质量,讲好中国品牌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虽已离开母校,步入社会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孙善福仍心系母校,时刻关注着母校的动态和发展。“我们学校是以工科为主,在无损检测、热表处理等学校传统专业一定要重点建设,发挥优势,打造出本校特有的一流特色专业。同时在复合材料、智能制造、装配、测试等新技术方面也应加快布局,重点拓展研究。随着新材料、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跟上现代飞机采用多电系统的步伐。”
孙善福对南昌航空大学的七十周年校庆表达了衷心的祝福,对于母校的未来,他更是给予了很高的期待:“在南昌飞行大会上,叶建春省长表示将支持南昌航空大学成为江西省一流的大学,瞄准这个目标,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我觉得我们学校紧随江西省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的定位,肯定会有更好的发展。我有信心祝愿母校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