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忠诚担当:矢志把中国的大飞机送上蓝天——记1987届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毕业生余泽民
余泽民,1987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现任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上飞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余泽民所工作的上飞公司,隶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中国商飞是我国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实施主体,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中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作为其所属的总装制造中心,上飞公司主要承担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新支线飞机批产、C919大型客机和CR929宽体客机研制任务,以及波音737MAX水平安定面等项目的转包生产工作。近年来,国产商用飞机项目捷报频传,C919大型客机六架试飞机完成全部试飞任务,首架交付机于2022年5月14日成功首飞。ARJ21新支线飞机累计总装下线100架,向9家用户交付74架,先后开通263条航线,通航110座城市,安全载客突破500万人次。
大学毕业后,余泽民从上海飞机制造厂(上飞公司前身)的一线工艺员做起,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在多型号、多岗位积累工作经验,在实践实战中锤炼过硬本领,先后任公司模具车间、钣金车间、工装车间、飞机部装车间负责人、公司副总经理、公司总经理。参加工作的35年来,余泽民始终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祖国民机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航空强国、四个长期、永不放弃的大飞机创业精神,用自己的忠诚、智慧和力量推动大飞机事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真抓实干,做大飞机事业的奋斗者
投身大飞机事业以来,余泽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扎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飞机事业的指示批示精神,满怀激情干事,立志为党和人民总装制造更好更多的飞机。余泽民初任公司总经理时,正值ARJ21新支线飞机进入全面批产提速阶段,他积极探索实践,推动组织模式、制造模式变革,寻求适应新阶段新形势的生产管理方式。在他的组织推动下,生产一线建立起架次责任人团队工作机制、实行跨班组的工位管理模式、推行“六定”工作法、实施“模块化”制造,形成“从批生产纲领、年度生产计划,到月、周、日生产计划”的完整计划体系,极大地提升了组织效能和生产效率,ARJ21飞机生产能力由年产15架提升到年产50架。
在C919飞机进入批产投产阶段,余泽民充分吸收多型号多层级从业经验,带领团队积极将ARJ21项目探索建立的早晚现场会、生产周例会、“拉条挂账”、模块化制造、“六定”工作法等管理理念,及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应用于C919总装现场,充分发挥车间、管理部门、公司三级生产体系协调机制,打造具有上飞特色的产线管理模式,圆满完成C919研制批8架机的总装制造,保障了试验试飞顺利开展,实现了批产首架机首飞,有力保证了取证交付攻坚战圆满收官。
狠抓质量,做大飞机事业的守护者
质量安全是民航业的永恒主题,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飞机不能出事,出事就是大事。作为从总装制造一线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余泽民对此认识更加深刻。他始终把民机质量安全作为“生死问题”,始终站在讲政治讲生存的角度抓质量安全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安全永远第一”的理念。思想意识是魂,措施行动是形,魂固而形聚。他坚持不懈抓干部员工质量安全意识提升,持续推进质量作风建设,让“三个敬畏”融入员工血脉。他推动建立产品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质量监督举手报告机制,赋予质量部门叫停权,以质量提升带动效率提升。他在总装现场推广设计、工艺、操作、质量人员“四结合”作业模式,让装配作业文件策划、执行、检验各方解读一致,作业人员会操作、能检验;他还推动落实“装配四步法”,完善装配现场人员“会不会、能不能、检没检、好不好”的判断标准和检查表单,为一线人员找根源、想实招。在余泽民的组织策划和扎实推动下,ARJ21项目交付飞机的平均单机故障拒收报告(FRR)数量优于标杆企业;C919项目制造符合性检查一次通过率全年保持100%,批生产产品一次提交合格率保持在99.8%以上。
融合创新,做大飞机事业的开拓者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剧烈变动,国际秩序遭遇严重冲击,处于大国博弈前沿的大飞机事业,面临更加复杂的发展环境。余泽民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把“创新”作为突出重围、危中寻机的“利器”。他带领上飞公司抢抓5G技术机遇期,率先开启基于数字化转型的智能制造之路。制订“用数据定义产品、用数据驱动制造、用数据创造价值”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大飞机研制融合创新,在大飞机总装制造基地建成全球首个5G工业园区,打造24小时无人值守的“黑灯产线”,探索百余项智能制造应用场景,让飞机装配更加柔性、质量检验更加智能、制造过程更加透明。经过不懈努力,上飞公司在5G+工业互联网赋能大飞机智能制造这一新赛道上抢抓了先机、形成了优势。
心系群众,做干部职工的坚定支持者
作为上飞公司经营班子的“班长”,靠前指挥是余泽民的工作特点,尤其遇到急难险重的事情,他总是与干部职工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担任C919批产攻坚与取证保障联合会战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他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攻关队,以会战模式加速证前(核实)投产模式、配套、计划、生产等各方面取证任务,带头到敦煌、南昌、阎良、东营等试飞一线现场办公,带领班子成员联系总装工位解决一线难题。
2022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上海,受疫情影响,上飞公司与波音的转包生产项目面临违约风险。余泽民果断决策,协调人员封闭办公,确保国际合作不受影响。他在所住小区封控的环境下,以“服务公司千余名职工”的名义争取到一张特别通行证,和公司领导班子一起带领核心团队成员坚守在公司,一住就是88天,在统筹全公司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打通跨省运输、推动复工复产,使公司的C919取证交付工作没有因为疫情停滞一天。
大飞机前景光明而宏大,但路途艰辛而遥远。余泽民将继续带领上飞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苦练内功、创新实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奋力谱写大飞机事业新篇章!
余泽民寄语:值此母校建校70周年之际,向母校致以最诚挚的祝福,祝愿母校积历史底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同时,期望学弟学妹们丰满羽翼、强健身心,在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的人生路上,不断超越自我、砥砺前行,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