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部主任)研讨班在昌举行
启航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近日,江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部主任)研讨班在南昌举行。此次研讨班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郭莉名师工作室、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承办。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汪立夏出席研讨班开班仪式并作主旨报告,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燕清致辞,我校副校长江光亮主持开班仪式。研讨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部主任)共100余人参加研讨培训。
开班仪式上,陈燕清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江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部主任)研讨班聚焦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探讨交流如何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江西省“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主题鲜明,正当其时。我们要以“高校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为主题,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上贡献江西智慧、提供江西方案,以“第一等的工作”把试验区建成示范区。
汪立夏传达了教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视频座谈会”会议精神,并从全面学习上下功夫、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全面贯彻上下功夫等三个方面就落实座谈会精神提出具体要求。
汪立夏还围绕思政课的定位、对思政课好老师的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七对关系”等作了主旨报告。他指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理解“大思政课” 的丰富内涵,找准“大思政课”建设的切入点,处理好一门课和一堂课的结构关系、集体备课和个人授课的主体关系、老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关系、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融合关系、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衔接关系、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关系、考核评价与内生动力的激励关系,着力增强“大思政课”的深度、广度、效度和温度,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学生中入脑入心入行,为把我省“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为示范区贡献力量。
研讨班分为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进行了分组讨论。学员们就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体会进行交流发言,并结合各自学校“大思政课”建设实际,从建学科、强课程、抓队伍、立制度、见成效等方面建言献策。
研讨班闭幕式上,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魏建克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高质量建设提供了平台。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在教学内容、备课方式、资源整合、教学方式、师资队伍等五项改革内容上进行变革性试验,力争在重要平台、示范课程(课堂)、特色项目、典型人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形成大课堂、大资源、大师资和大格局。
与会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课主任)纷纷表示,此次研讨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安排紧凑、针对性强,既提高了思想站位,又增强了业务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学校实际落实“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各项任务,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建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