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赶考”路上的清醒】我校党员干部观看《“赶考”路上》专题片观后感(四)
软件学院党委书记 杨志明
专题片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人震撼、触及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是落实“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理念的体现,也是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的赶考路上,要时刻保持清醒,牢记“三个务必”,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之以恒推进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正风肃纪反腐的长效机制建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作示范、勇争先的干劲,助力“六个江西”建设,奋力描绘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南昌航空大学软件学院画卷。
软件学院院长 郑巍
《“赶考”路上》为我们展现了二十多个不同类型腐败的生动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宜春市原市委书记颜赣辉的案例,他提任宜春市委书记时已经五十多岁,产生了不正确的政绩观,想着快出政绩上面子工程,导致不少项目没有经过充分论证,不少干部反对的情况下强行上马。因为出发点不正,他接受不法商人的贿赂大开方便之门,一步步走入深渊。所以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只想着一时的、短期的利益,要长远考虑党的事业,从人民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入手,要有“功成未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要轻易改弦易辙,才能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院长 李琳
专题片《“赶考”路上》,反映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反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全面从严治党任重道远。如果把全面从严治党比喻成“千斤重担”,最给力的就是落实主体责任,真正把这个千斤重担扛起来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同时,也要教育好我们的大学生,在学生时期就要以片中事例为警示,崇廉拒腐,坚定信念,增长知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学习教育也要同我们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转化为立足岗位做好工作的行动自觉,凝聚共识,谋划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让师生感受到教育的实效。
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党委书记 万维维
《“赶考”路上》专题片中讲述了大量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给人以震撼和警醒。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以案为戒、以案为鉴,切实保持“赶考”路上的清醒和坚定。一要筑牢理想信念的“魂”。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二要绷紧党纪国法的“弦”。对制度规矩、党纪国法心存敬畏,时刻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的道理,坚决做到不踩“红线”、不越“雷池”。三要守好师生员工的“心”。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人心所向作为工作向导,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办实事、解难题,用拼搏实干增强师生员工的温暖感和幸福感。
文法学院党委书记 陈钧
通过观看《“赶考”路上》,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从源头着手、深化标本兼治,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认真贯彻党政联席会议、党委会议事规则,凡事关“三重一大”事项、凡涉及师生切身利益事项,一律按程序、按规则、按制度;要更加注重发挥信仰信念的引领作用,推动他律向自律转化、自律向自觉升华;要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将学习法律法规、党章党规党纪、校纪校规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重要内容,用身边发生过的腐败案件和责任事件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努力提高抗腐拒变的免疫能力和管党治党的政治担当,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文法学院院长 聂平平
《“赶考”路上》专题片中违纪违法者的现身说法,给我上了一堂直击心灵,触及灵魂的教育警示课,这些案例令人痛心。作为一名高校的党员干部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深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专题片中违纪违法者虽然职务各有高低、学历层次不等,走向犯罪道路的心路历程也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没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能做到正确认识自我、正确看待权力、正确对待得失。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欲立功绩先正德行,教育者自重、自警、自省、自励,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警示。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王汉定
身为党员干部,从入党之初就十分清楚党章中的纪律规定。片中案例触目惊心,试想如果这些腐败分子把党章牢牢刻印在心上、贯彻落实在行动上,真正做到“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何至于偏离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进而一步步堕落为腐败分子?高校党员干部要结合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时刻学习、对照、反思、警醒,让这部根本大法、管总的章程成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和日常遵循。要以党章的学习为抓手,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突出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要抓实师德师风建设,紧盯教职工身边的不正之风,深化廉洁文化培育,引导广大师生廉洁从教、廉洁从学,持续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纪检委员 万勇平
一桩桩案例,触目惊心;一个个人民公仆,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发家致富的工具,沦落成金钱的奴隶,为害一方。到底是权力在作怪、金钱在作怪还是良知在作怪?共和国这片红色热土,既有人民军队的摇篮,又有中国革命的摇篮,更有共和国的摇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作为一名红土地上的党员干部,不仅要从“三大摇篮”中汲取精神之钙,更要厚植忠心向党、一心为民的家国情怀。作为基层学院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行动有“戒尺”,始终做到权为“生”所用、情为“生”所系、利为“生”所谋,不断提升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