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南航要闻>详细内容

南航要闻

【主题教育】我校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三场专题报告会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龙莉 摄影: 发布时间:2023-04-24 浏览次数: 【字体:

我校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三场专题报告会

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特邀专家骆郁廷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的专题辅导报告

f76aecdd8eb14d67aaf95c2b3954ba67.jpg

学校党委书记李德平主持报告会并讲话

  启航网讯  4月23日下午,我校第三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专题报告会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在卧龙岗三楼会议室举行。武汉大学党委原副书记、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骆郁廷教授应邀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的专题辅导报告,全体在家校领导、全校在职处级干部到场倾听。报告会由党委书记李德平主持。

  骆郁廷指出,只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而没有中国特色,或者只有中国特色而没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都不是中国式现代化。只有从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的高度统一中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全面深入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报告中,骆郁廷从把握现代化共同特征的时代价值、深刻理解现代化的深刻意涵、现代化的核心指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四个方面揭示了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特色、国情特色、价值特色、发展特色、生态特色、和平特色等角度对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进行了集中概括。他还从坚持现代化的生产发展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坚持现代化的科技引领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坚持现代化的道路探索与道路自信相结合等方面,诠释了现代化的中国选择,为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新的思路。

  李德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骆郁廷教授的报告站位高远、逻辑清晰、内涵丰富,既有思想的高度,又有理论的深度。报告对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不断推进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德平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概括和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并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论断凸显了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关联,教育、科技、人才最集中的交汇点,也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结合点,高校应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中走在前列,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为此,我们南航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握教育的根本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决定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传承红色基因,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善用新时代的“大思政课”,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五育并举”,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织密“十大育人”体系网络。

  第二,要坚持创新驱动,争当科技创新生力军。整合各个学科优势资源,努力培育科技创新生长点。结合学校实际,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双一流学科”建设,明确科技创新的主打方向。学校科技创新要坚持“四个面向”,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航空产业发展,以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为基本导向,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第三,要坚持人才强校,筑牢一流人才蓄水池。把人才工作置于学校发展的关键位置,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围绕重点学科方向和重大平台,引进人才和培育团队,“一人一策”做好青年人才的支持培育,把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同时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责任编辑: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