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教师之八】不忘初心、深耕细作——记我校第八届“教学十佳”、土木建筑学院雷金波老师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雷金波,我校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教师,南昌航空大学第八届“教学十佳”,多次荣获学校优秀主讲教师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技项目3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EI检索14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出版专著3部,参篇专著2部、教材3部。
不忘初心,坚守教学第一线
雷金波目前主要为本科生讲授岩土工程方向的《土力学》、《基础工程》和《基坑工程》三门课程,他善于将课程联系在一起,将逻辑关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在讲解《土力学》这门比较抽象的课程时,他围绕有效应力原理这一核心,以8个模块的方式进行讲解,并将每个模块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他还会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启发式、自由式教学。在讲解《土力学》的工程应用——土压力、地基承载力等模块时,他会启发并引导学生们去注意观察身边熟悉的事和物,更好地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例如学校办公楼地下停车场周边的挡土墙、学校卧龙湖堤岸、生米大桥两端桥台、水库的堤坝、卧龙山的山坡,这些都是身边可以理解的例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接受、学习并掌握好这门课程。
雷金波的逻辑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完成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作为老师来说,把课上好,在我自己讲的课程范围之内能够帮助同学们,是我最大的愿望。”雷金波如是说。身为一名教师,他不忘初心,始终努力讲授好课程,致力于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从中受益。同时,他也积极引导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他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好每一堂课”,始终保持对教学的热爱以及对学生的悉心教导。
亦师亦友,教学路上点灯人
“半师半友半知己”,雷金波不仅是学生们的老师,更是朋友。他在教学上认真负责,同时,又为人友善、关爱学生。对于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总会认真地去了解他们的情况,助力同学们顺利毕业,并从朋友的层面去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接纳自己、打开心结、树立信心,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担任学校创新创业导师期间,雷金波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帮助学生保持对项目的专注与热情。正因如此,他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1次,江西赛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江西赛区二等奖1次,指导学生参加学校“三小”科技创新活动8次,获校三等奖1次。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3次;指导研究生获省级优秀硕士论文1次、校级优秀硕士论文1次。在准备考研和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中,有学生会在时间投入上感到患得患失,作为老师,他会引导同学们更好地平衡两者之间的时间分配,鼓励大家去做项目,争取出好成绩。
“师如春雨,润育桃李;师泽如光,微以致远。”作为一名教师,雷金波亦师亦友,潜心教学,感化学生,努力营造一种师生双向奔赴的良好氛围。
教研相长,科研路上指路人
雷金波在科研上坚持寻找新方向,获得新知识,取得了较多成绩。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在教研上既有输入又有输出,让知识更加“活”了起来。
多年来,雷金波坚持教研相长,一直在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的方向上用心钻研。他一贯倡导科研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教学,因此他会将科研中的成果讲授并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在桩基础、地基处理等课题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课堂上,雷金波也会将研究上通过实验和理论得到验证的设想告诉同学们。他指出,科研实际上是跟教学密切相关的。
雷金波在教研路上不断努力,不断前进着。他不忘初心,坚持科研,助力教学,做到教研两相长、两促进;他心怀期待,努力帮助同学们充分利用大学四年即人生当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去做好人生规划,继而踏踏实实地付出时间与精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
他,如星辰一般,以自己的光芒,点亮了南航土建学子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