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南航要闻>详细内容

南航要闻

我校隆重举行庆祝第40个教师节表彰大会

来源: 作者:李梦遥 摄影:李言金 发布时间:2024-09-11 浏览次数: 【字体:

1S2A0515(1).JPG

1S2A0547.JPG

1S2A0549.JPG

1S2A0558.JPG

1S2A0570.JPG

1S2A0577.JPG

1S2A0586(1).JPG

1S2A0589.JPG

1S2A0598.JPG

1S2A0606.JPG

1S2A0623.JPG

1S2A0651.JPG

启航网讯  9月10日上午,我校庆祝第40个教师节表彰大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大礼堂隆重举行。全体在家校领导、党委常委,各单位党政负责人,办公室主任,从教满30周年教职工和近一年退休教职工代表,近一年新进教职工,学院系(部、中心)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共600余人欢聚一堂,同庆佳节。表彰大会由党委常委、副校长郭正华主持。

  会上,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世健同志宣读2023—2024学年党建、教学、科研、人才、思政工作等获奖情况。主席台就座的校领导为过去一年在党建、教学、科研、人才、思政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教师代表,从教满30周年的老教师,近一年光荣退休的老教师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作为从教满30周年教师代表,来自航空制造与机械工程学院的秦国华老师深情回顾了从教30年来的历程,并表示将会继续坚守教育岗位,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而努力奋斗。退休教职工代表、附属学校袁敏老师衷心感谢学校对退休教职工的支持和关注,祝愿学校在新的学期越来越好、再创佳绩。学生代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传杨同学代表南航全体学子,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福,并郑重表明了将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和学校的决心。  

“我志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由党委副书记、校长卢超领誓,全体与会教师重温了人民教师誓词。铿锵有力的话语在会场上空久久回荡。

  卢超代表学校和校党委书记李德平同志向辛勤奉献、无私耕耘的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愿,向始终关心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的离退休教师表示亲切慰问,向光荣退休和从教30年的教师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向受到表彰的教师表示热烈祝贺,向新入职我校的教师表示热烈欢迎。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卢超提出三点要求,与大家共勉。

要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坚定理想陶冶情操,争做立德树人的强国之师。一是要坚持凝心铸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积极参与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要胸怀“国之大者”,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情怀,将教师个人职业之小我融入国家教育事业之大我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伟业,教育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当中厚植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要涵养师德师风,要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注重言传身教,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用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着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要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锻造本领强化能力,争做知行合一的强教之师。一是要增强因材施教的能力,结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在教育艺术和育人智慧上持续升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增强数字赋能的能力,要以前瞻性思维主动进行自我提升和创造探索,在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上不断更新,善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把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融入课堂。三是要增强开拓创新的能力。要积极投身探索与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牢牢把握拔尖创新人才和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成为专业过硬、能力突出的行家里手和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的改革先锋。

要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涵养品质主动担当,争做干事创业的强校之师。一是要坚持目标导向,紧盯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和重点任务,将个人发展主动融入到学校发展大局上来,把目标有没有完成、师生是不是满意、事业有没有发展、学生有没有进步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学校事关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及本单位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教学科研所面临的制约问题、广大学生关心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落实的思路举措、行动计划,明确化解问题的工作方法、工作路径,有效推动各项问题顺利解决。三是要聚焦贯彻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切工作只有通过落实才能实现预期目标,人人都要树立抓好落实是本职、不抓落实是失职、抓不好落实是渎职的责任意识,增强抓贯彻落实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守好自己该守的责任田,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各项决策部署上来。

卢超指出,教师是学校建设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增强学校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的关键,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支撑地位永远不会变,学校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教师成长发展的态度永远不会变。一是全力支持教师安心投入人才培养。坚持遵循教师发展规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优化职称评聘制度,引导教师回归教书育人主责主业。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激励机制,提高一线教学人员待遇,进一步完善教师全生涯培训体系,大力实施“青年航才支持计划”,支持教职工提升学历,帮助广大教师涵养终身学习习惯。二是全力服务教师潜心开展科学研究。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搭建更多科研创新平台,支持更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进一步完善科研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激发参与科研创新工作的动力和活力,帮助教师实现产、教、学、研融合发展,切实提升广大科研人员的获得感、成就感。三是全力保障教师待遇和身心健康。持续强化对教师的关心关爱和人文关怀,完善薪酬体系,不断改善教师待遇,持续改进医疗保健、子女入学、办公条件等后勤保障工作,积极营造舒心的工作环境、暖心的服务环境、贴心的成长环境,为教师激发活力、注入动力、疏解压力。

卢超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学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成功获批,也为学校未来改革与发展迎来了崭新的契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对标省委关于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坚定信念、锐意进取,团结一致、顽强拼搏,奋力谱写南昌航空大学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李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