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南航要闻>详细内容

南航要闻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在南昌航空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来源:创新创业学院 作者: 摄影: 发布时间:2024-10-22 浏览次数: 【字体:

启航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在南昌航空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要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要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让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展现才华。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徐雪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的回信让南昌航空大学师生深受鼓舞。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南昌航空大学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特色,致力于培养人格健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强、适应航空国防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学校已建立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科技训练与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孵化“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培养了一大批敢闯会创的航空人才。我校将继续按照“以专业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以竞赛为牵引,以导师为保障,以成果转化孵化为目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服务师生创新创业,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国家级银奖“智航科技—无人机智慧巡检开创者”项目指导老师王苏琴: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备受鼓舞。作为参赛团队的指导教师,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大赛为平台,引领青年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进一步强化创新教育、深化创新实践,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家级银奖“深圳市联志通科技有限公司-再生铝纯净度快速检测仪”项目指导老师谢君:作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创业组赛道的指导老师,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来信后,我深受启发。信中强调了创新实践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这与我们在创业组赛道的经历高度契合。通过参赛,我看到了学生们如何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创业问题结合,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潜质。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创业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实践,更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应用。学生们通过实际的项目锻炼,学会了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发现机会、评估风险,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通过实践增长才干的过程,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的具体体现。作为老师,我们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创新创业道路上的引导者与支持者。看到他们在创业路上的每一次探索、每一个进步,我深感欣慰。特别是在大赛中,学生们通过跨文化交流,吸取了来自国际舞台上的创业经验,这不仅帮助他们开阔了眼界,也增强了他们的国际化视野。未来,我将继续以创新精神引领教学,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为他们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同时,我也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帮助学生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才华,迎接挑战。相信通过这样的共同努力,学生们将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贡献智慧与力量。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项目负责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和(2024)国家级铜奖指导老师刘冠鹏: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作为一名从参赛选手转变到指导老师的教育工作者和创新创业的引领者,我深有体会,这也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我们肩负着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任。因此,我会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作为自己未来工作的指引和动力,继续致力于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和交流平台,让他们的创新创业成果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国家级银奖“鹰隼航发—高效低碳微型航空发动机的开拓者”项目负责人屈帅镔: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我们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振奋与激励。我坚信,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而青年则是这股动力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生力军。我们将携带着这份对创新的执着追求,坚定不移地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上勇往直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我们的力量。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家级银奖“木鸢科技—无人机一体化石油管线巡检领航者”项目负责人刘鹏: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备受鼓舞,我们将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实践,勇于面对挑战,以实际行动践行创新精神,积极投身于数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为建设数字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国家级银奖“智航科技—无人机智慧巡检开创者”项目负责人罗孙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让我们十分激动。在这次比赛中,我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创意和团队合作精神,也深刻体会到了创新的重要性。我们与来自不同地区的选手交流,让我们开阔了眼界,体会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我们深知,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唯有不断学习与提升自我,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这一观点,深深触动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探索未知,推动社会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追求创新、勇于实践的决心。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家级银奖“华宇科技-低空高效微型涡桨发动机领航者”项目负责人张浩康: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比赛,这次的比赛经历更加坚定了我从事航空发动机行业的信念,也在我的科研经历里留下浓厚色彩的一笔,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中对我们的期许,更加坚定我们的航空报国志向,要不断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扎实自己学生时代的基础,以后能努力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步伐,立志于让中国的飞机用上更加强劲的“中国心”,为建设航空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贡献力量。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家级铜奖“航宇智链——飞行器传感器精密焊接装备”项目负责人骆文杰: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回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这场比赛的肯定,更多的是对我们所有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比赛的莘莘学子的肯定,作为团队“航宇智链”的负责人,获得奖项之后,我们团队不骄不躁,深刻分析了自己在比赛中发挥的不足以及项目所存在的问题。我们的项目致力于服务于国家战略,对于未来的航空航天飞行器传感器精密焊接装备,基于南昌航空大学的科研资源以及各方的大力支持,我们会走在国际的先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一样,我们将在未来的科研中,将我们的产品不断优化改进,并加以创新,最终实现我们项目所说的“引领飞行器传感器精密连接新突破”,为国家航空航天领域提供一份属于我们独有的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家级银奖“事‘管’重大–空天飞行器异型管整体制造探索者”项目负责人袁振刚: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大赛,大赛这么久以来的经历,无疑成为我们今后科研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为我们打下扎实的基础,将会是我们迈向未来的指明灯。我们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会以创新作为我们的重要指标,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将我们的技术应用到更多的领域,进一步为我国科技装备的发展、我国国防安全的巩固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家级铜奖“钛合金小弯曲半径管差温推弯技术开发”项目负责人甘宏郁: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铭记于心,我将以此为动力,不断提升自我,深化技术钻研,力求在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这些领域关乎国家命脉,每一项技术的革新都可能为国家带来深远的影响。科研之路,道阻且长,但责任与使命驱使我前行。我将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与各方携手,推动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不仅是对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是对国家科技进步的直接贡献。我将继续探索、创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青春在科研的征途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家级铜奖“速航科技—中国空天装备管路构件一体化成形技术首创者”项目负责人危立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不仅是对中国国际大学生参赛学生的肯定与鼓励,更饱含着对青年一代的深切期望和嘱托。项目致力于对航空航天装备管路连接构件整体化和轻量化成形技术难点突破,为建设世界一流航空航天强国的远大目标增添我们团队的力量。“速航科技”项目成员也将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一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年力量。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家级银奖“深圳市联志通科技有限公司-再生铝纯净度快速检测仪”项目负责人陈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到,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青年创业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创业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行为,更是为社会贡献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我们通过大赛,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发现市场需求、规划业务发展,并在过程中锤炼了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怀抱创新的精神,勇敢面对创业路上的挑战,不断推动自己的项目发展,并为中外科技与创业的合作交流贡献青春力量。我们相信,通过不懈努力,创业不仅能实现个人价值,更能为社会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李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