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南航要闻>详细内容

南航要闻

重温“3·18”重要讲话 探索思政育人新篇章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常青等 摄影: 发布时间:2025-03-18 浏览次数: 【字体:

启航网讯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了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为办好思政课、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谆谆教诲,殷殷嘱托。今天,我校思政课教师再一次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谈体会、悟初心、谋作为。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常青: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教育强国建设,聚焦“大思政课”教学改革,作为思政课老师,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打造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思政课教师任云仙: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思政课教师指明了方向。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深入学习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其内涵,努力提升自身素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实践方式,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政课教师侯景娟: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当前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构建大课程体系、树立大资源观、建设大师资队伍、拓展大格局工作形态,实现“大思政课”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有效性发展。全面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向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举措。

思政课教师梁慧:通过重温“3·18”重要讲话精神,我将牢记新时代思政课的责任使命,在教学工作中践行讲话精神:一是要以政治高度引领使命担当。要站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立场,将讲台延伸至理论前沿与实践一线,让思政课成为传播真理的主阵地。二是要以理论深度夯实育人根基。既要深挖道理、学理、哲理的学术内涵,又要对标“六个要”提升素养、践行“八个相统一”的教学要求,用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关切,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三是要以创新力度激活课堂活力。要充分整合资源,善用新技术、新素材打造沉浸式课堂,让主旋律既“入耳”更“入心”。

思政课教师甘莉群: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办好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只有认识有“高度”,才能工作有力度,党的创新理论在哪里,思政课教师的讲台就应该搬到哪里;要浸润思想情怀,在道理、学理、哲理上挖“深度”,用心用情备好每一堂课;要创新教学方式,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素材,不断增强思政课影响力和吸引力,确保主旋律在课堂上不缺席、在主阵地上不落伍,让思政课活起来,做无愧于新时代的“思政人”。

思政课教师康琪:“3·18”重要讲话犹如时代长河中的精神航标,为思政课改革锚定了历史方位。“思想性”将真理锋芒熔铸于乡村振兴的田野实践;“理论性”在“躺平”与“内卷”的交锋中解剖时代病灶。当理论之光照进现实沟壑,方能在解构与重构的激荡中,培育出有筋骨、有温度的时代脊梁。

思政课教师李梦芸:再次重温“3·18”重要讲话精神,依旧深受鼓舞,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明确了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在今后的思政教学中,我将时刻对标“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切实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用创新的思维、广阔的视野引导学生,努力为培养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思政课教师王玉洁: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面对的学生群体也成长于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想把思政课讲透彻、讲明白,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就应该持续学习、拓宽视野、提高认识,对学生所关注的社会最新动态、重要事件、热点问题有及时的回应;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有信仰、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好榜样。

思政课教师陈文龙:作为一名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既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奇迹”的故事,又要敢于“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道理,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为“报国行”厚植“爱国情、强国志”。


(一审:常青  二审:黎志华  终审:王位)


责任编辑:李政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