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光荣】校园里的奋斗之歌
编者按:
五一劳动节,是赞颂辛勤付出、致敬劳动精神的日子。在校园这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地方,无数的劳动者们坚守岗位、默默耕耘,用智慧与汗水,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材。他们或许是三尺讲台上的引路人,用知识的火种点亮学生的心灵;或许是校园环境的维护者,用勤劳的双手呵护每一个角落;抑或是科研道路上的奋斗者,用创新的思维推动学科进步。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些普通又不平凡的劳动者,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那份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与执着坚守。
教学一线的坚守者——陈凌蕙
在数信学院,陈凌蕙老师是学生心中“有温度的引路人”。从教二十载,她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备课细致入微,课堂生动活泼,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课后,她耐心辅导成绩落后的学生,用关怀助力他们成长。她还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主持多个项目,参编5部教材,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课堂。她无私分享教学经验,连续7年担任兼职教学督导,守护教学质量。凭借在工作中的优异表现,她获得诸多荣誉,连续10年获评“优秀主讲教师”,指导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斩获一等奖。她,用坚守与热爱,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非凡篇章,让数学课堂闪耀知识光芒。
党务工作的耕耘者——贾晓霞
贾晓霞,现任党校办公室主任,是学校党务工作的中坚力量。工作中,她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精神状态,投身学校党内集中教育工作,高标准完成任务,学校经验获上级肯定。她注重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协助部门举办35期干部培训班,培训干部4000余人次。面对部门人员紧缺之困,她勇挑重担,筹建学校党建创新实践中心。该基地成功获批为全省唯一重点支持的省属本科高校党建工作重大创新基地,累计接待近2万人次参观交流。同时,她积极推动学校党建研究工作,2021年以来,助力学校获批省级以上党建研究项目、案例26项。她还承担党内统计培训等多项工作,以精细化管理和系统性思维提升党务效能,彰显新时代党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医疗健康的守护者——李轶
在校医院,李轶医师以其耐心与专业守护着师生健康。她总是俯身倾听学生病情,耐心问诊,像家人般关切询问,既开药方更解心结,深受师生信赖。作为江西省红丝带一级讲师,她积极开展防艾讲座,覆盖师生8000余人次,协助安装HIV尿液自助检测试剂发放机,为艾滋病防控贡献力量。她主讲的《应急救护与互救》课程,通过模拟场景教学,累计培训学生超500人,让急救知识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从诊室到讲台,从个体治疗到群体防护,她,以躬身之姿践行医者初心,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劳动精神。
实验室安全的守护者——刘丽霞
刘丽霞,肩负着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166间实验室、1000余台设备的安全管理重任。她坚持“安全无小事”,每月开展全面检查,确保零隐患。同时,创新开展教职工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疫情防控期间,她冲锋在前,参与志愿服务100余次。担任学院220852班班主任,她用母亲般的关怀温暖学生,自掏腰包改善学生伙食。工作之余,她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定期看望老人,并为偏远山区学校捐赠物资。无私奉献与默默付出得到了认可,收获了累累“硕果”:先后荣获学校“校级好人”、社区“最美之星”荣誉称号,2024年获评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
学生思政教育的引路人——卢艳兰
卢艳兰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名师,17年扎根教学一线,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参与思政课教学改革,围绕教学重难点、学生困惑点、社会热点开展教学,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专著2部,并荣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作为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她多次参加全省跨校集体备课,为帮扶学校提供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同时,她积极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在各类培训班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春风化雨般地滋润听众心田。
教育与公益的践行者——万鹏
万鹏老师是工程训练中心的“多面手”。他深耕课堂,高质量完成专业课程,创新性开设《校园急救与自救》素质选修课,将急救知识融入校园生活场景,让学生学会自救互救,懂得责任担当。身为党员,他秉持“螺丝钉精神”,自2012年起投身公益救援事业,参与组建南昌市雄鹰救援队,十年间参与30余次重大救援行动,从不退缩。校园内,他积极参与党支部组织的各类志愿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敬业精神与奉献品格赢得广泛认可,多次被评为“抗洪先进个人”。
教学科研双肩挑的奋斗者——万清
万清副教授,以“双重身份”诠释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使命担当。作为高分子系教工党支部书记,他创新构建“科研反哺教学”模式,将前沿成果融入课堂,近五年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二等奖3项,助力学生发表多篇SCI论文。科研中,他深耕聚集诱导发光光敏功能材料领域,与团队一道,将科研方向延伸至光刻胶材料和光电探测材料领域,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他不断践行“融合式发展”理念,推动党建、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同频共振,积极协助学院工作,展现南昌航大青年学者风采。
环保科技的笃行者——肖潇
肖潇,环工教工支部书记,以科技智慧践行环保使命。他创新研发“生物修复+资源化”技术体系,在德兴市南墩村实施农田修复项目,让污染耕地重获新生,带动农户增收。面对都昌县矶山非法垃圾填埋场生态难题,他带领团队72小时轮班攻关,提前完成中央环保督察销号任务。他还积极开展“土壤健康科普大讲堂”,培训农民700余人次,将复杂技术转化为实用技能。作为全国党建样板支部书记,他创建“科研攻关党小组”,带领党员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研发的专利技术在赣湘等地转化应用,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他用科技创新守护绿水青山,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誓言。
这些校园里的劳动者们,都在用实际行动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岗位上日复一日地把工作做到极致,为校园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默默奉献。让我们向这些辛勤付出的劳动者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图文一审:陈贵玉 图文二审:龚翼 图文终审:季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