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周运鸿教授与材料学院师生座谈
启航网讯 3月26日下午3:00,我校材料学院兼职教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周运鸿与焊接教研室青年教师和焊接专业研究生在材料学院会议室举行座谈会。材料学院副院长柯黎明主持会议。
周运鸿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成为该校终身教授,并被评为加拿大首席研究员。他在材料科学和焊接技术、尤其是微连接技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担任焊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期刊《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评审委员。
会上,周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就如何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科学研究主动性,中外硕士、博士培养方式上的区别,以及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科学上没有“专家”和“权威”,科研工作者应善于质疑,对所谓的“真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国外研究生的考核较国内严格,在读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优质论文,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强、灵活性强,国内研究生应加强动手实践,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确保科研成果的正确性;青年教师除了具备高学历外,还应具有相当的工作经验,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科研,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最后,周教授还对与会者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编辑:页风)
周运鸿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成为该校终身教授,并被评为加拿大首席研究员。他在材料科学和焊接技术、尤其是微连接技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担任焊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期刊《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评审委员。
会上,周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就如何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科学研究主动性,中外硕士、博士培养方式上的区别,以及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科学上没有“专家”和“权威”,科研工作者应善于质疑,对所谓的“真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国外研究生的考核较国内严格,在读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优质论文,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强、灵活性强,国内研究生应加强动手实践,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确保科研成果的正确性;青年教师除了具备高学历外,还应具有相当的工作经验,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科研,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最后,周教授还对与会者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编辑:页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