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挽救生命暖人心
启航网讯 2006年2月21日中午12:00,海军学院国防生寝室14栋130房间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有人生命垂危,急需你的血小板,否则生还渺茫!” 电话的这端是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海军学院2004级国防生三区队四班班长孙恒同学。电话的另一端是江西省血液中心。省血液中心人员告诉孙恒:有患者急待抢救,需要大量血小板,而患者血型(O型)血性与他完全相同,他的血小板最合适不过。原来,2005年3月1日,孙恒自愿到江西省展览中心一次性无偿献血400毫升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孙恒,小伙,性格开朗,打的一手好篮球,平时训练刻苦,学习认真,工作负责,乐于助人,深受队友和自然班同学好评。
孙恒明白,时间意味着生命,如果病人不能及时得到自己捐献的血小板就有可能失去宝贵的生命,于是他放下电话毫不犹豫火速赶往省血液中心。同学知情后极力劝阻,大家担心学习课程任务繁重的同时每天的训练强度不减,孙恒再去捐献血小板,仅仅靠食堂有限的营养补给,他能够承受得了吗?献血抢救人,这可不仅仅是一般的献血啊!况且别人一般一次献血200毫升,而孙恒第一次一次性献血就多达400毫升,孙恒是个急性子,万一这次出事可怎么办?在他人生命垂危之时,孙恒可顾不了那么多,便毅然拒绝了同学的劝阻。
江西省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孙恒的勇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为感动和敬佩,仔细地为孙恒抽取了相当于1600毫升鲜血的血小板。此时的孙恒已头晕目眩十分疲惫。工作人员只好用车把他送回了学校。当辅导员老师赶到孙恒寝室时,外面寒气袭人,但室内却格外的暖和。老师本想与孙恒促膝长谈,听说他献血数量之多,不忍心耽误其休息时间,便先让他睡下了。
虽然不知道接受自己血小板的病人是谁,但孙恒依然十分快乐,因为在自己的帮助下一个垂危的生命又重获新生。孙恒的同学向他投来了赞许和崇敬的目光。孙恒说:“我是一名海军国防生,未来的军人,应尽早为他人服务。现在我的血管里虽然少了一部分血小板,但是我的血液似乎更加的温暖,因为它不仅温暖着我个人的心房还温暖着他人的心房!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那位病人能够尽快康复。”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一名海军国防生,孙恒自愿献出自己血液去挽救垂危病人的生命,不图任何报酬,突显出一种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它体现了一个民族高尚的道德。孙恒同学捐一份热血,献一份爱心,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国防生可喜的精神风貌,是昌航学子乃至全社会学习和敬佩的榜样!
(编辑:页风)
孙恒,小伙,性格开朗,打的一手好篮球,平时训练刻苦,学习认真,工作负责,乐于助人,深受队友和自然班同学好评。
孙恒明白,时间意味着生命,如果病人不能及时得到自己捐献的血小板就有可能失去宝贵的生命,于是他放下电话毫不犹豫火速赶往省血液中心。同学知情后极力劝阻,大家担心学习课程任务繁重的同时每天的训练强度不减,孙恒再去捐献血小板,仅仅靠食堂有限的营养补给,他能够承受得了吗?献血抢救人,这可不仅仅是一般的献血啊!况且别人一般一次献血200毫升,而孙恒第一次一次性献血就多达400毫升,孙恒是个急性子,万一这次出事可怎么办?在他人生命垂危之时,孙恒可顾不了那么多,便毅然拒绝了同学的劝阻。
江西省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孙恒的勇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为感动和敬佩,仔细地为孙恒抽取了相当于1600毫升鲜血的血小板。此时的孙恒已头晕目眩十分疲惫。工作人员只好用车把他送回了学校。当辅导员老师赶到孙恒寝室时,外面寒气袭人,但室内却格外的暖和。老师本想与孙恒促膝长谈,听说他献血数量之多,不忍心耽误其休息时间,便先让他睡下了。
虽然不知道接受自己血小板的病人是谁,但孙恒依然十分快乐,因为在自己的帮助下一个垂危的生命又重获新生。孙恒的同学向他投来了赞许和崇敬的目光。孙恒说:“我是一名海军国防生,未来的军人,应尽早为他人服务。现在我的血管里虽然少了一部分血小板,但是我的血液似乎更加的温暖,因为它不仅温暖着我个人的心房还温暖着他人的心房!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那位病人能够尽快康复。”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一名海军国防生,孙恒自愿献出自己血液去挽救垂危病人的生命,不图任何报酬,突显出一种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它体现了一个民族高尚的道德。孙恒同学捐一份热血,献一份爱心,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国防生可喜的精神风貌,是昌航学子乃至全社会学习和敬佩的榜样!
(编辑:页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