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资讯>详细内容

校园资讯

信息工程学院“以赛育人”侧记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党建小组 作者:李瑾、万婷 摄影: 发布时间:2024-10-23 浏览次数: 【字体:

“你们以大赛为平台,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中外青年的友谊,这很有意义。”——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

d6b2d32fea805a0e478cc15d7642030.jpg 

启航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信息工程学院大力实施“党建+实践育人”品牌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信工学院认真贯彻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和“1128”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建师生党员协作组、成立党员讲解队、设置先锋模范岗,将“以赛育人”作为“党建+实践育人”主要抓手,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育人体系,为学生架起成长的“登云梯”,在实践育人上取得了较显著成效。

学院荣获“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等多种赛事最高奖项。竞赛获奖数从2016年26项省级以上奖(含国奖5项),上升到2024年9月创历史新高达到省级以上奖161项。其中,国奖取得10倍增长至50项,仅全国一等奖就有7项。

“以赛促学”强学风,提升学以致用能力

咸以躬行实践先。信息工程学院秉承“以赛促学”的育人理念,在经费、场地和设备等方面支持各类竞赛,鼓励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整合了原本分散的科技工作室,成立了占地400多平方米的“I&E”科创空间,全面开放资料室、实验平台和训练中心等资源,让更多学生主动融入竞赛、体验创新氛围,激发科研兴趣,发挥党员先锋作用,营造出良好的学风特质——“以大规模、多类别参赛促进大范围、多批次学生勤动手、善实践”在学院党政班子中形成了共识。

学院分层分级建立了以赛促学体系,确保新生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开展为期五周以上的入门基本功培训。坚持以训代评为原则,从新生中遴选出种子队员,纳入“以老带新”运行体系,建立师生党员帮扶机制,实现文化与技能的双传承。至此,从大一,培养兴趣、发现人才、模拟演练;到大二,引导学生开展校内项目,锻炼工程能力;再到大三阶段实施个性化教育,聚焦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等重点赛事开展专项训练,着力培育一系列高水平的参赛作品。一种探索“强基础、重牵引、促提升”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以赛促教”强本领,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学科赛事是对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好检验方式之一。以赛促教、赛课融合是信工学院以赛育人工作的法宝。指导参赛是教师党支部教学法或支部会重要议题。学院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大赛,磨炼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本领,促进日常教学与学科竞赛双向互济,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学、共进、共成长。

自动化系党支部书记陈亮亮总结道:“深度反思教学过程,探索学术科研创新,是我这些年来稳步前行的动力。虽然比赛确实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但这一过程不仅能激发科研灵感,更能反哺本科教学。特别是,结合竞赛项目调整课程内容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了显著提高。”

智能创造实践班指导老师杨词慧表示:“为了设计出一个好的作品参加比赛,同学们往往需要学习各种知识来完成作品,边学边用,边用边学,掌握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赛事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有着良好的自驱力和抗挫力,他们学习其它课程也将会更容易、更轻松。”

恰逢就业季,毕业班辅导员李瑾、李灿光和胡艺欣有着共同感受,“重点企业非常关注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过多种竞赛的毕业生在人才招聘时,会表现更加自信有朝气。一种从骨子里来的从容不迫和基于丰富实践的逻辑分析,让信工学子在众多面试竞争者中更容易脱颖而出。”

“以赛促创”强品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以赛育人”不仅仅是奖项的多少,而且以最贴近实战的方式完成了学生意志力的磨炼、自我认识的提升和团队精神的塑造。而这些恰恰是创新创业最需要的品质。

让我们一起分享下在信工科创空间一幕真实写照:大赛前夕,每当夜幕降临,调试场地依然灯火通明。车队成员们正全力以赴地对智能车进行细致调试。记得,当时摩托小车组在设计上面临分歧,因速度过快而频频翻车。2022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朱子阳同学经过仔细排查坚定地认为:“稳定性是智能车赛的关键,没有稳定,速度再快也无用。”团队成员积极沟通,最终达成共识,重新设计并打印智能车结构进行调试。经过反复的试验、修正再试验,他们成功找到了提高稳定性的解决方案。尽管疲惫不堪,队员们的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

“通过参与全国大赛,我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特别是创新思维得到强化。比赛成绩固然重要,但发现自己和团队的不足更为关键。我们会认真总结此次比赛的经验,相信学院明年会取得更好成绩,对我后续从事科研工作大有裨益。”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目前已成功保研的2021级学生党员周彤的赛后感言在朴实间却透着成长的光芒,阐述着精益求精、臻于至善、奋斗不息。正如,2010级校友、上海迪捷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林青回忆起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总是衷心感谢学院的精心培养。他提到,自己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竞赛,提升了竞赛能力,学到了真知识、练就了真本领,萌生了创业种子和涵养了创业精神,为毕业后创建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奋进新时代,扬帆正当时。今后,信工学院将不断强化党建的引领作用,弘扬“动手能力强、工作上手快”的好传统,促进以赛育人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开新局,为服务我省“1269”行动计划和航空产业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李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