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根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安排,为深入推进二级学院自评自建工作,展示各二级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举措、特色与成效,学校决定组织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活动。本期巡礼学院:仪器
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仪”气风发启新航,“光”芒四射谱新篇
01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南昌航空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源于1980年成立的无损检测教研室,1982年率先创办了国内首个“无损检测”本科专业,被誉为无损检测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1999年4月组建了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系;2006年9月升格为自动化学院;2009年7月因学科布局调整,成立了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2024年8月更名为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党建引领】
学院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2018年电科光电教工党支部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并于2021年顺利通过验收。2019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建设单位,并于2022年顺利通过验收。2021年学院党委获中共中央颁发的建党百年“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7人,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人选7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4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4人,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江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和2个省级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
【人才培养】
学院设有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和1个大学物理教研部(实验中心)。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西省品牌特色专业和江西省五星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为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江西省五星专业。学院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6项;获批4个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2个省级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
【学科平台】
学院现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个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且均为省学科联盟牵头学科,支撑学校“工程学”入选ESI全球前6‰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是江西省“十三五”“十四五”期间仪器类唯一“双一流”建设学科。学院获批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构件质量检测与控制、光电子与激光技术3个国防特色学科。学院拥有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制造质量检测与智能装备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光电信息感知技术与仪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和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平台;获批了航空发动机智能无损检测技术中心(中国航发集团首批UTC,唯一地方高校)等10余个无损检测技术联合实验室或产学研合作中心。
【科学研究】
学院近年来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服务国防地方的能力显著提升。先后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装备部慧眼行动、民机专项课题、民用航天预研项目、国防科工局项目及重大横向课题等17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8项,其中获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
【交流合作】
学院连续承办了2018-2023年国际产学研用(南昌)合作会议,承办了世界声发射大会、国际超声检测方法多领域应用学术交流研讨会、多模态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与智能服务论坛、全国海洋光学技术交流会等国际国内会议;与西班牙国家高等研究会共建全省首个先进生物光子学成像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美、英、法、日、俄和乌等多个国家与地区1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年来,招收国际留学生和赴国外学习交流硕士生共计20余人。
02 育人特色
学院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为契机,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地方工科院校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平台支撑的先进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一:党建引领、思政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院充分发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以及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党建平台优势,利用无损检测专业史馆育人基地、“天宫开悟”红色筑梦团队,传承红色基因,将航空报国精神深度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及学科文化建设,打造航空报国精神育人品牌。深度挖掘承载学科思政元素的故事、人物和事件等育人资源,弘扬“拼搏、坚持、创新”无损检测办学精神,培养服务航空国防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学院荣获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师生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新时代赣鄱先锋”党务工作好能手、群众身边好党员及江西青年五四奖章等各类荣誉称号;学院思政育人成果《大学生思想引领的路径与载体》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
特色二:教材为基、课程育人,赋能高素质人才培养
学院以学科发展和科研创新为抓手,推动实施“先进检测技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以“无损检测技术”“光电传感技术”“视觉检测技术”等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专业教材,将“先进检测技术”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动能,驱动教师业务能力和学生创新能力双提升。近年来,学院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出版《射线检测》《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及应用》《激光全息与应用光电技术》等专业教材10余部,获江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获批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含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特色三:创新为先、实践育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依托学院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联合实验室和产学研合作中心,跨学科、跨领域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将先进检测技术与“国家需求”“地方需要”相结合,推动科研项目转化为实践教学、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项目,跨学科、跨专业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创新实践班”,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入学科前沿、工程难题及技术瓶颈,推进跨校、跨界、跨国合作,提升学生科技创新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检测技术领域拔尖创新性人才。近年来,学院学生荣获“挑战杯”国赛一等奖、IEEE智能计算大赛世界冠军、“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金奖、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江西高校唯一)、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国家级竞赛奖90余项,省部级竞赛奖200余项。“天宫开悟”创新项目获得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新锐创意奖。
03 学院未来发展规划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省内一流、国内知名、行业领先、国际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坚持推进改革为主线,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健全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凝练打造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服务航空等领域特色,把学院建设成为“检测优势突出、航空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研究教学型学院,努力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培养服务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国家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检测技术高素质人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文一审:葛爱英 图文二审:史久林 图文三审:雷轶 图文终审:伏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