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资讯>详细内容

校园资讯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二级学院巡礼| 文法学院

来源: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文法学院 作者:文法学院 摄影: 发布时间:2025-03-27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安排,为深入推进二级学院自评自建工作,展示各二级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举措、特色与成效,学校决定组织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活动。本期巡礼学院:文法学院。

文以明理  法以正行

1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文法学院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年成立的社会科学部,1992年更名为社会科学系,2004年更名为政法系,同年学校成立新闻与传播学系,2006年3月,学校整合两系部分专业,成立文法学院。

【办学定位】

文法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传媒、法律和公共事业管理等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融合学校的工科优势、航空特色,以“跨学科素养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并重”为人才培养路径,全面建设多学科育人特色鲜明、支撑作用日益突出、服务社会贡献明显的教学型学院,为建设省内外同类高校领先的教学研究型文科学院打下基础。

【师资队伍】

文法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讲师33人,具有博士学位28人。教师队伍中有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系统“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院所”活动宣讲团讲师、江西省先进工作者、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一流课程”负责人、南昌航空大学“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青年井冈学者培育奖励计划”人选、校“教学十佳”、校“金牌教授”、校“最美教师”等共计13人次。

【专业建设】

文法学院现有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五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新闻学三个专业于2004年招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于2008年招生,广播电视编导于2019年招生。2012年,新闻学专业获批为江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获批为江西省本科转型试点专业。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教学学术创新奖。

此外,学院还承担了全校公共课《大学实用写作》《工程伦理》和《法律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一系列人文社科、艺术类通识选修课,为学校美育育人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平台建设】

文法学院现有戏剧与影视、法律、社会工作三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目前拥有备案审查研究中心,江西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航空文化研究所等三个校级科研平台。

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发展为导向、以学术研究为支撑,近年来,新增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10项,目前在研5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8项,各类课题到账经费800余万元。发表论文289篇,出版教材、学术专著23部。学院教师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获得省部级主要领导等肯定性批示5项。

2 办学特色

特色一:党建引领筑根基

文法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人才兴院、特色固院”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先后组织师生党员赴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卢德铭烈士纪念馆等地参观。党员教学工作有亮点。2023年4月,党员教师在全国高校教师国家安全教育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中,荣获“特别风采教师”称号。2022年至2023年,党员教师成功申报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项。2024年9月,党员教师申报并获批学校党建课题立项4项。践行民族团结。2023年至2024年,学院依托“红石榴”辅导员工作室,承办了2届学校“红石榴”文化节,开展了民族大团结主题报告会、民族文化展、“红石榴”文化节闭幕晚会等,引导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e59bbee789878(1).jpeg

特色二:服务地方强内涵

文法学院依托丰富的人文社科资源,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智力优势,通过组建课题组、成立研究中心等形式,积极服务行业、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决策咨询,扩大了学校和学院的知名度,进一步丰富了学院办学特色和发展内涵。

学院多位教师入选全省“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学堂”师资库,积极参加全省宣讲活动;学院正行法治文化基地携手省内媒体,走进南昌市多所中小学校开展普法活动;学院和省人大法工委建立了深度合作,为我省备案审查工作建言献策;学院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教育改革等方面展开深入调研,提供真知灼见,并多次获得省领导肯定性批示;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师带领学生组建团队,积极服务行业企事业单位,与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等单位开展深度合作。

特色三:实践竞赛促创新

文法学院突出实践育人,以“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为主要载体,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增长本领,学院师生(团队)先后荣获省级“优秀实践团队”“优秀指导老师”“优秀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十余项荣誉称号。积极培育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第四届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金一银。

学院以创新创业竞赛为抓手,帮助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近三年,学生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三等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三等奖、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50余项。

3 学院未来发展规划

展望未来,文法学院将一如既往坚持“以教学为立院之本, 以科研为强院之路,以人才为兴院之基,以特色为固院之器”的理念,继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重点加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课程思政建设和新文科建设为抓手,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走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图文一审:石玮  图文二审:杨文  图文三审:陈钧  图文终审:伏燕军)


责任编辑:李政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