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资讯>详细内容

校园资讯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二级学院巡礼|软件学院

来源: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软件学院 作者:肖李静 摄影: 发布时间:2025-04-30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安排,为深入推进二级学院自评自建工作,展示各二级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举措、特色与成效,学校决定组织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活动。本期巡礼学院:软件学院。

培育航空特色优势,铸就一流示范品牌

01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软件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江西省示范性软件学院,江西省软件工程学科联盟牵头单位。学院目前开设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三个本科专业,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航空宇航系统工程二级学科、物联网技术二级学科、电子信息(软件工程)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图片3

2020年11月,南昌航空大学软件学院申报的“面向航空软件高端人才培养的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项目获批国家级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23年11月,该项目通过结题验收,且验收结论为“优秀”。

2023年12月,软件学院以航空工业为行业领域,重点面向大型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申报并获批江西省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图片5

 建院22年以来,软件学院始终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坚持“开放、参与、创新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博学、守正创新的院训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特色专业集群,培养适应国家、地方经济发展和航空产业需求,兼具工匠精神、创新思维与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

【师资队伍】

软件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讲师2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业教师的45.4%;具有博士学位19人,占专任教师的47.7%。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突出贡献好榜样)1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1个,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江西省青年五四奖章1人。

70326d89c7a6a3097e1b954496802bd【专业建设】

学院现有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个本科专业。软件工程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19年,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6月,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省内首个通过专业认证的计算机类专业。2022年获评江西省十四五期间一流优势专业和五星级专业,省内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一。2022年,物联网工程专业获批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五星级专业,省内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一。2024年,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三个专业均获B+评级。

35575cb9db354bf2b05f747af77b034

【平台建设】

学院重视学科平台、专业平台和师资团队建设。其中,学科建设成效显著,“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获评C+,为江西省软件工程学科排名第一。学院具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江西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同时获批江西省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江西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软件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获批江西省首批虚拟教研室。“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为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学院拥有工程教育认证系统、物联网全场景实践平台、计算机系统基础虚拟仿真平台及大数据实训案例等教学支撑工具平台,教学设备及软件总值人民币2500余万元。

无标题

02 育人特色

特色一:党建领航促发展,回归初心育新人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引领学科和专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不断完善“五航五力”党建工作体系。在学校和学院党委的有力引领下,党建、学科和专业建设取得喜人成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培养新时代有为青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团委2021年获得“全省五四红旗团委”;“IT锋云团支部”在2018-2022年间均获南昌航空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且2024年获得“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2022年获得南昌航空大学先进党支部和样板党支部。

图片9 特色二:教学科研重创新,回归本分提质量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江西省科技厅项目10项,江西省教育厅项目3项,纵横向科研经费超过1700万元。在中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80余篇,取得国家专利36项。科研服务领域既包括航空重点型号如AC313、AG600等机型的机载软件验证和适航,也包括省内电子信息、物联网应用等重点制造领域。教师潜心教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获国家级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30项;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江西省教育规划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图片2

 在课程建设方面,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省级校企合作一流课程1门;《软件工程》教材获江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和“十四五”省级规划教材。教师指导本科生发表教研论文15篇,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余项。

图片5

 学院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实践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近五年,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20余篇、登记著作权近20项,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中荣获特等奖、ACM程序设计大赛中国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微信小程序大赛等国家级奖励100项、省部级奖励300余项。

图片4.jpeg

 特色三:产教融合建特软,回归梦想强使命

自2020年以来,软件学院依托国家航空强国战略优势、江西航空产业政策优势和学校航空特色办学优势,聚焦航空大型工业软件和机载嵌入式软件领域,面向航空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软件测试工具链和机载嵌入式软件开发、测试及适航的自主可控需求,与民航江西适航审定中心、航空工业洪都集团、航空工业直升机所和东软集团按照“一一一”方案推进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即“定制一套面向航空的地方高校特色化高端软件人才培养方案;创办一个面向航空软件的卓越人才教学改革班——凌云班(原陆孝彭班);打造一个集学习、实践、创新一体化的工程教育平台——金航学习工场”。截止2024年11月,先后有近30所学校和航空企业来院调研参观特软学院的建设成效,航空企业专家和教育同行普遍对人才培养新模式和学生学习成果表示肯定。

图片7 03 学院未来发展规划

软件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南昌航空大学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为目标,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全力践行“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设适应软件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教学体系,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一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培养航空特色化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江西和学校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文一审:闵宇曦  图文二审:樊鑫  图文三审:江宏龙  图文终审:伏燕军

 

责任编辑:李政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