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南航>详细内容

媒体南航

【两学一做】中宣部《党建网》:南昌航大以教职工党支部为牵引加强思政工作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党委宣传部 摄影: 发布时间:2017-05-03 浏览次数: 【字体:

  启航网讯  5月3日,中宣部《党建网》以《南昌航大以教职工党支部为牵引加强思政工作》为题,报道南昌航空大学党建工作。

  媒体链接:http://www.dangjian.cn/djw2016sy/djw2016gddj/201705/t******03_4219171.shtml
 

  全文:

南昌航大以教职工党支部为牵引加强思政工作

王汉定  周振浪 

  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党建工作是学校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党建优势,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是南昌航空大学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当前,南昌航空大学在岗教职工党员超过1300人,已达全体在岗教职工总数的65%左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学校以教职工党支部建设为牵引,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明显。

  优化教职工支部设置,使堡垒更坚强。在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各基层党委(总支)根据院情实际,将支部设在学科上、设在教学团队中、设在专业教研室、设在科研项目组……适应学科发展要求把支部设在学科上,围绕学科建设的各项任务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有利于将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结合起来,有助于在学科交流中触发灵感和创新。如,测光学院党委积极探索把支部建在学科上,以仪器学科为基础,组建了测控生医党支部,以光学学科为基础,组建了电科光电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南昌航空大学获批办学史上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可以说,这次申报工作就是抓教职工党建出成效的一次生动体现。而支部建在科研项目组上,有助于紧密团结学术骨干在支部凝聚,有助于科研灵感的相互启发,有助于老教师精准帮扶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老党员杜楠为年轻老师举办国家基金申报讲座,助推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真正步入科研之门,让青年教师学有榜样、追有目标。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发挥各支部党员骨干科研先锋队作用,新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4项由党员教师获得;发表的15篇高水平论文,其中13篇由党员老师完成;SCI I区发表2篇文章均由党员教师完成。

  选好配强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支部工作抓得好不好,与支部书记发挥作用的大小有直接关联。各基层党委(总支)从教学科研骨干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党性修养好的优秀共产党员担任支委会成员。一批年富力强、甘于奉献、学历高、党务好、业务精的支委干部,汇聚成各党支部工作的强大力量。不少教职工支部支委委员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党支部书记均为教学科研一线骨干。这些支部书记,切实担当“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从自身做起,当好了“领头羊”的角色。在支部书记真学实做、率先垂范的影响之下,普通党员积极跟上、言行模范带头,群众奋勇争先,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抓实教职工党员理论学习。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学校党委把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学习培训纳入党校年度计划,在井冈山连续举办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党性教育培训班,将历史资源与现代国情相结合、井冈山精神与时代价值相结合,以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教学、红色故事会等形式对支部书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培养。校党委还健全了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修订完善了《南昌航空大学基层党委(总支)中心组学习制度》、《南昌航空大学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努力推进面向师生的理论普及,以理论自信支撑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在全体师生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石。党支部书记和教职工党员突出领学促学,成为教职工理论学习的排头兵,营造了全校理论学习的浓郁氛围。广大教职工对政治理论学习热情高涨,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的信任进一步加强。

  利用互联网拓展支部工作空间。学校党委主动顺应时代潮流、紧跟师生需求,加强互联网载体建设,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网络党建平台。学校基层党建网站《南昌航空大学领航网》及时上传全校各基层党委(总支)、支部最新工作动态,直观展示各阶段党建成果,实现党务网上晒,确保党员在线有阵地、有组织、有计划,搭建了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良性互动的平台。学校成立了网上党校,建立党建网络学习资源库,开辟学习专栏、党支部QQ群、微信群,依托网络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生活会,开创了“线上 线下”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

  党建工作是深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将党建牢牢贯穿于中心工作,促进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薪火相传,从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教职工思政工作,是南昌航空大学党委的一致共识。抓实教职工党支部建设,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塑造灵魂、引领师德,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支持,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