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全国人大代表罗胜联:加强校园金融司法援助
启航网讯 3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搜狐等媒体报道了全国人大代表、校长罗胜联关注校园金融,建议加强校园金融司法援助的消息。此前,人民法院报、华夏时报、网易、一点资讯等媒体就该话题对罗胜联进行了访问报道。
全文:
非法校园贷要严打,合规金融服务也应来
代表建议“疏”“堵”结合更好满足高校学生金融需求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记者侯雪静、邬慧颖、白明山)如何防范化解校园金融风险,更好满足在校大学生合理金融需求,是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的民生关注点之一。
“禁止网贷进入校园的新政策推出之后,非法校园贷等金融行业乱象明显好转。”全国人大代表、南昌航空大学校长罗胜联说,应正视当代大学生合理信贷需求,鼓励更多合规银行开展校园金融业务,更好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校园金融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环境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长期从事学生教育工作。她介绍,当前在校大学生主体从“95后”逐步向“00后”转换,成长经历决定了他们在缴纳学费、创业、消费升级等方面有资金需求时,倾向于寻求校园金融产品而不是家庭的资助。
“但由于高校人群相对年轻,征信不完善,从正规银行获得贷款门槛高,流程复杂,合理金融需求无法满足。同时,借款申请信息没有共享,导致多头借贷行为始终难以杜绝,给非法校园金融产品留下‘野蛮生长’空间,助长了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罗胜联说。
他介绍,近年来有关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疏堵结合的政策,暂停非持牌金融机构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为校园金融开正门。
“‘堵’这一侧成效显著,‘疏’这一侧动作不大。”罗胜联说,我国校园金融规模远小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如美国2016年学生贷款总额为1.23万亿美元,而我国校园金融目前只有约百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无牌照的各类放贷机构披着创新外衣从事非法违规金融活动,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行长陈建华说。
对此,罗胜联建议,鼓励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提高合规校园金融产品的覆盖率,安全性,降低贷款成本,让在校大学生真正享受到普惠金融的便利,远离不法校园贷的危害。
比如,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联合发卡或在消费场景中共同设计信用消费产品。这种模式下,银行提供资金、核心风险控制技术,金融科技公司在电商消费场景中辅助银行完成获客、面签、协助审核、贷后管理等工作,既高效流畅,也能确保资金用途定向,减少风险。
罗胜联还建议,完善央行征信档案,尽早将18岁以上的年轻人纳入,并加强信息共享,打破征信市场“数据孤岛”带来的“多头借贷”乱象,降低行业风险。同时将金融、信用安全教育引入高校课堂,增强高校在校生信用安全意识。
此外,李秀香还建议:“对于困难学生加大资助力度,提供更多校内勤工俭学机会,联合正规金融机构设立创业基金等,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安全的金融产品,满足合理金融需求。”
媒体链接:
新华每日电讯 http://203.192.15.131/content/20180319/Articel10006BB.htm
http://203.192.15.131/PDF/20180319/10.pdf
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3/17/c_1122552014.htm
人民网 http://m2.people.cn/r/MV8xXzI5ODczODI5XzQxMzg4M18xNTIxMzMzOTUz?__from=look360
央视网 http://jingji.cctv.com/2018/03/20/ARTIZhS4RE4qutPk90Qb24qY180320.shtml
人民法院报 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8-03/09/content_136111.htm?div=0
中国法院网 http://www.live.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8/03/id/3224291.shtml
华夏时报 http://www.chinatimes.cc/article/75071
搜狐 http://www.sohu.com/a/225910135_693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