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级教改课题结题鉴定结果和完善结题材料的通知
各学院、有关单位:
10月20日,学校在明德楼B204教室举行了省级教改课题结题鉴定会,现将结题鉴定情况通报如下:
一、省级教改课题结题鉴定情况通报
(一)鉴定结果
本次结题鉴定的省级教改课题共计61项,其中大部分课题得到了专家的肯定,53项已通过结题鉴定,8项未能结题(结论见附表)。
(二)这次结题鉴定也集中反映了一些问题,在以后的结题中需要注意:
1. 与立项申报书设定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不十分符合,如研究对象范围缩小、研究内容不切题、预期目标未完成等。
2. 成果形式偏重论文等相关度不大的材料,一些课题的成果甚至只有论文。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的目的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因此成果多应偏重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如教改方案、教学大纲、讲义、教材、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研报告、课件、教学软件等。发表的论文则需注明来源于本课题。
3. 研究工作开展很多,但总结归纳不充分、证明材料不齐备。如研究报告撰写不够完善,研究成果缺少原始材料和应用材料支撑,特别是缺少学生反馈信息以及研究成果被院系、学校或其他学术组织采用、交流的证明。
4. 材料填写不够规范,如字体不一、随意涂改、表格格式有误、研究报告未注明重要的参考文献等。
5. 结题鉴定汇报准备不充分。个别课题组没有认真准备,未能提供完整的结题材料。
二、需继续完成的工作
1.未获得鉴定通过的8个课题。课题组需要继续完成课题的研究和结题工作,并准备参加下一轮的结题鉴定。
2.结题鉴定已获通过的53个课题。
(1)课题组需依据专家现场提出的意见完善、补充结题材料,使材料达到省教育厅颁布的结题规范要求。
(2)按照我处拟定的《专家意见》模板和要求草拟本课题的《专家意见》(《专家意见》模板可登陆“教务处网站——下载专栏——教研科”下载,需用A4纸打印一份,不随材料装订,单独提交),并于11月2日之前交教研科,由教研科统一送专家组组长审定、签名。未按时提交的,课题负责人须自行送专家组长签名。
(3)申请结题的课题主持人还需填写《江西省高校教学研究省级立项课题结题表》(详见附件,需用A4纸打印一份,不随材料装订,单独提交)。
三、课题结题时应提交的主干材料(课题申报书、结题报告书、结题鉴定表、成果附件)及注意事项
1.《关于“………………”的结题报告书》一般为1000字左右的书面报告,要出现抬头“省教育厅:”和落款“………………课题组”字样。内容是综述该课题的来源(立项背景简述、立项批文)、宗旨与目标、研究过程(开题和各阶段的时间、工作进展)及主要成果(采用、应用、出版还是发表),还存在哪些有待于继续研究解决的难题以及今后的建议与展望。
2.《结题鉴定表》是省级教改课题结题的主体材料。填写时应注意:(1)课题组全体成员限5人以内。如遇特殊情况,需由课题主持人写出书面报告并报省教育厅核准。(2)成果形式。主要包括:教改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讲义、课件、软件、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研报告、论文等。(3)专家意见表格栏注明“另附页”,评价不宜“过满”,注意客观、科学,不能出现“本课题”字样,一律改为“该课题”。(4)同一层级、栏别的字体字号,应前后一致,注意删去封面的“附件六”及页码,双面打印。
3.成果附件需装订成册。成果为教学计划类的,应附上学校采纳的佐证材料;若为课件、软件的,应附光盘或注明相应网址;为研究报告的,应附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研报告,重要的参考文献必须注明,扉页上还应注明课题承担单位及时间,双面打印;为论文的,应附发表论文的杂志封面、版权页、目录页以及论文所在页码的版面全文;为专著的,应附专著封面和目录。新闻报道不能作为结题成果。如果没有公开发表的成果,须附上课题成果已被院(系)、学校、行业协会或其它学术组织采用、交流的证明。
2007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