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学术动态>详细内容

学术动态

清华大学化学系朱永法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

来源: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作者:王苏琴 摄影: 发布时间:2013-05-21 浏览次数: 【字体:

  

  启航网讯  5月17日,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朱永法教授应邀,到我校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Q204作了题为“高性能新型环境净化材料的研究”的学术报告。来自环化学院的部分老师、研究生、本科生聆听了此次报告会.

  朱教授以触目惊心的水体污染事件作为此次报告的切入点,从新型环境净化材料的研究思路、新型的环境净化材料和新型光催化环境净化材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朱教授从环境新材料的制备谈到如何提高光催化性能以及从实验的设计谈到实验的许多细节问题,整场报告会内容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学术报告会后,朱教授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亲切交流,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朱教授的详细讲解、透彻分析让聆听报告的师生们受益匪浅。

  附朱永法教授简介:
      朱永法教授,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到清华大学化学系工作,从事环境催化、表面化学和纳米材料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并于1995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赴日本爱媛大学化学系从事有关表面化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回国后主要开展光催化,环境催化以及纳米材料的研究。

  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研究工作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200余篇论文,其中SCI收录论文16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纳米光催化技术在室内空气净化研究已经在多个公司实现了产业化,纳米吸附材料对香烟减毒净化研究已经在北京卷烟厂实现了产业化。

  学术兼职有:中国化学会《化学学报》和《物理化学学报》编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分会理事,中国真空学会纳米与表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微束分析标准委员会委员表面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烟草学会理事,国家级计量认证高校组评审组长,ISO/TC201表面分析国际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委员;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