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老一辈革命家学调研|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毛泽东来到十月村
1956年1月,中央制定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1月11日,毛泽东从浙江杭州经上海来到江苏南京,想对纲要草案进行调研论证,提出要到农村看一看,和农村干部、社员谈一谈。
时值隆冬,本是农闲季节,位于紫金山脚下的玄武湖红光蔬菜生产合作社社员正在田间劳作,处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社长孙其金见到毛主席来了快步迎上去,毛泽东亲切地和他握手,询问他的名字,和他攀谈起来。
毛泽东访问南京郊区农民家庭
毛泽东向前走了一段,停下来环顾四周,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指着挖塘泥的社员问道:“那边的人在忙什么?”孙其金介绍说:“这个社原来是种粮食的,现在改种蔬菜,社员们正在挖塘蓄水,准备浇菜地用。”毛泽东迈步走到塘边,亲切地问一个社员:“你们挑塘泥作什么用?”正低头从塘底挑泥上来的社员看到是毛主席,激动地回答:“挑塘泥既能积肥,塘里也能盛水。”熟悉农业生产的毛泽东听了连连点头。
毛泽东访问南京郊区农村时与农民交谈
走在田间,毛泽东一边看一边微笑着向社员们点头致意。他向孙其金详细询问了公社男女社员是不是同工同酬、男女社员一年分别能得多少工分、一个劳动日能得多少钱等问题,扳着指头算了算,对随行的同志表示:收入还不坏。他又问走在身边的社干部:“你们晓得合作社的性质是什么?”社干部回答说:“是社会主义性质,按劳分配。”毛泽东满意地笑了。毛泽东经过村里的社员俱乐部,走进来翻阅了一些书籍。了解到这里也是农民夜校,社员们晚上在这里学习时,毛泽东关切地说:“要注意防寒,不要冻着大家。”走出社员俱乐部,毛泽东看到一位正在干活的老人衣衫单薄,又关心地问:“你冷不冷?”他对群众细致入微的关怀让随行的同志深受教育。接着,毛泽东又来到了栖霞镇的十月农业社。十月社主任何昌椿告诉毛泽东:办了互助组、初级社以后,搞农业生产还是有许多事情不好解决,如资金问题、修渠灌溉问题等等,所以大家想办高级社,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准备过完阴历年就开成立大会,贫下中农大部分都愿意参加。这一情况与毛泽东发展农业的思路是一致的。他听后很高兴,笑着说:“办社就是要群众自愿!群众愿意办,你们干部又肯带头办,就能办好!”
毛泽东视察南京郊区十月农业合作社尧辰乡农村
毛泽东还来到农户家里,与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是否入社、家庭人口、上年分红数额等生活情况,以及参加生产劳动的情况,还特别问他们社干部“好不好”。听到社员肯定的回答,他十分开心和放心地说:“你们社员都说好,就好嘛!”一句幽默的话引得大家都笑了。欢声笑语中毛泽东挥手向社员群众告别。临上车,他又殷切嘱咐社干部们:“你们要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把荒山变果园,把荒地变粮田。要努力把农业社办好!”
视察后,毛泽东对江苏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予以高度嘉许。这次调研中毛泽东关于“要努力把农业社办好”的殷切嘱托,也极大地激发了江苏地区农民办农业社、发展生产的热情。